中高考心理陪伴——家長篇
發布日期:2024-06-06 瀏覽次數:180
相信廣大考生的家長也很關系孩子的身心健康,那么,作為家長可以怎么做來幫助孩子在這個階段緩解壓力呢?
一、注意考前和考中飲食作為家長,可以為孩子的飲食做些調整,要注意科學飲食,注重營養搭配,早餐和午餐要吃飽吃好,適當增加主食和肉類攝入,晚餐不宜過多,以清淡為主,多吃蔬菜水果。
二、家庭和睦是最好的陪伴學生在備考階段,最需要的是父母心靈的陪伴。心靈的陪伴主要就是家庭其樂融融,父母關愛孩子。家長要處理好自己的事情,不在家談論工作中的不快,不因家庭瑣事在孩子面前發生爭執。有家長說:我和孩子說了我和他爸之間的事是大人的事,不用他管,他只要安心學習就行了。這話看似合理,仔細想想,有誰能做到?父母在吵鬧打仗,孩子能漠然置之,安心學習嗎?讓我們的家庭充滿笑聲。家長開朗、樂觀、飽滿的精神狀態可以穩定孩子的情緒,緩解孩子的焦慮,提升孩子的精氣神。
吃飯是一家團聚的不多機會之一,多利用這一時間,多講些有趣的事情,活躍家庭氣氛。切忌在吃飯的時候又嘮叨學習,影響孩子的情緒和消化。找適當的機會,和孩子一起散步,和孩子一起聽音樂。和睦親切的家庭氛圍,使人有安全感和歸宿感,可以很好地疏解一天的緊張和疲勞。當孩子情緒狀態不好時,可以冷處理。
不強行給孩子講道理,更不要說“有什么可煩的”之類的話。孩子學習枯燥繁重,最需要父母的關愛。父母要盡可能多關心、陪伴孩子。這種關心、陪伴,不是做的、說的、問的都離不開考試、學習,如:“多吃點兒,大腦有營養才能學好”“多穿點,感冒了影響學習”“今天在學校里學得怎么樣”這只能讓孩子感到,家長關心的是我的學習,不是我。而從內心深處的關心、陪伴應該是當孩子痛苦時,你默默地守候在他身邊,抱著他;孩子向你傾訴時,你耐心地聽著,感受他的心聲;當孩子興高采烈和你談天說地時,你和他共感快樂,心靈上的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安慰和支持。
三、良好的溝通是最大的心理支持雖然家長和孩子所想的目標可能是一致的,但思考的角度不同,誤解、沖突、口角便隨之產生。父母希望孩子一分一秒不松懈,孩子則希望哪怕是有一分一秒的自由空間;父母想看到孩子精神飽滿,孩子想對父母說聲“好累”;父母想聽孩子說,“下次能得幾分”,而孩子想聽父母說,“只要你盡力了,考幾分并不重要”。這時候,孩子希望有人聽聽自己心里的焦躁、煩惱、學習的困難,希望有人分享自己的喜悅與愛好,即使是一些微不足道、零碎的小事。家長要多扮演傾聽者,少說話。家長一定要控制自己,不要習慣性地、不耐煩地打斷孩子而滔滔不絕的說個沒完。家長要注意說話的方式,避免“你應該,你不應該…”“你不這樣,就不行……”這樣說教式、絕對性的話語,而是要理解和共情,如“這段時間,你真得很辛苦,媽媽很心疼,你長大了,懂事了,媽媽很高興?!薄澳悻F在的心情,爸爸很理解,我想,你可以這樣試一試……你看怎樣?”
四、關注并撫慰孩子的情緒現在而言,對于孩子來說,考試最大的挑戰,可能已經不是知識點,而是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負面情緒會干擾孩子的思維過程,讓其不得不花大量時間和精力處理情緒,無法集中精力學習。由于情緒具有巨大的能量,并且相較于積極情緒,消極情緒的能量更強,所以我們一定要開辟河道,讓孩子的負面情緒能夠流淌出去:
① 引導孩子用書寫表達的方式,把內心的焦慮和恐懼表達出來。
② 鼓勵孩子找自己信任的成年人或同學聊天,把負面情緒傾訴出去;或者舉辦一個“吐槽”大會,讓孩子主動傾訴。
③ 理解并接納孩子的感受,承認孩子的困境,說出他們的失望,讓孩子感覺自己被理解。
④ 讓孩子看到希望,獲得面對現實、困難、挑戰未知的力量。這種力量一般源于激勵,而激勵不僅僅從語言中來,更是從家長內心真正的理解和撫慰中來??傊?,家長要做一個智慧、溫柔的陪伴者。
當孩子茫然的時候,點一點,讓孩子看到方向;
當孩子焦慮的時候,笑一笑,讓孩子放輕松;
當孩子沮喪的時候,鼓一鼓,讓孩子看到希望,有勇氣前行;
當孩子無助的時候,扶一扶,給孩子一根拐杖,學會忍耐;
當孩子松懈的時候,推一推,推不動的時侯,停下來等一等;
當孩子偏離方向的時候,拉一拉,讓孩子回到正常的軌道上。